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文以载道】基于文化素质培养的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2-04-18 09:19 徐明宇  中国知网

基于文化素质培养的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徐明宇    南通大学    江苏南通22609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就业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随之不断加大。据相关研究表明职业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和就业能力有正向影响,大学生职业适应与职业社会化之间存在中介关系,所以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此外,积极主动的人格在职业适应和就业能力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更具体地说,更高积极性人格水平增强了职业适应能力。所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多方面决定的,需要进行综合考量。

关键词:文化素质;地方本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2)01(a)-0128-04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研究项目——疫情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2020SJB0778)

作者简介:徐明宇(1982,8-),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1. 研究背景

在诸多影响就业成功的因素中,招聘方通常将求职者的就业能力视为招聘的基本决定因素。有专家提出,缺乏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因此,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缓解社会失业问题。就业能力是一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个人特征,以及使毕业生更有可能获得就业的个人行为。从某些角度来看,就业能力与诸多因素相关,而这些因素会增加获得并维持一份工作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指出,就业能力由8个因素组成,即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支持、网络差异、职业认同及乐观开朗的个性。

相关专家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以人为中心,心理社会建构,并提出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发达的人经常使用正式的系统(例如:父母)和非正式支持系统(例如:朋友的朋友)致力于求职行为。根据资源保护理论,个人将始终努力维护和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对他们成功的就业,以及获得更多的社会心理资源(例如,来自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和权力)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就业成功的机会。职业生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网络和资本资源,会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成功。职业社会支持被认为是成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方式,也影响到个人在考虑、选择职业时可利用的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支持,职业社会支持是一种与职业相关任务有所关联的特定领域的问题。

根据资源保护理论,资源越多,遭受资源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他们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源。职业社会支持和就业能力都很重要,个人资源根据职业生涯建设职业适应性理论(CCT)判定,是一种社会心理学处理工作任务的资源。个人有了更多的职业社会支持,他们的职业适应性及主动性,都一起被视为一种自我调节的资源,影响个人的就业能力。因此,必须全面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

2. 相关理论依据

“职业适应性”一词被认为是一个基础心理资源,使人们能够应付现在的任务以及他们的预期任务、转变或者改变他们社会融合的职业角色。这个角色需要关注、控制、好奇心和自信职业适应性资源。关注未来使个人能够未雨绸缪,应对突发事件;控制使人更有责任感,进而不断改善自己和周围的环境,通过自律和坚持来满足未来的需要;好奇心帮助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认识自己以及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自信能促使人实施积极的生活设计。考虑到全球市场的快速变化,最重要的是人们获得了适应职业发展与就业的要求。职业生涯建设理论提出社会支持是职业适应性。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职业适应性的一致性关系。例如,在一个毕业生样本中,相关研究指出,社会支持可以显著提高预测关注资源。曾有专家招募了879名中国大学毕业生作为样本, 证明了职业生涯社会支持可以增强职业的适应性。根据相关理论,职业生涯建设的结果由适应性准备、适应性资源和适应性反应等多方面因素决定。那些愿意和能够调整行为的人,往往被期望有更高水平的职业适应能力,先前的研究表明适应性是工作满意度的显著预测因子,也是离职意向、工作绩效和就业能力的重要前瞻因素。

最近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共同贡献的社会心理资本与个体属性就业能力的关注。根据资源节约理论可知,积极主动的人格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短缺的不利影响,而且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积极主动个性被认为是采取个人主动性的一种倾向,高度主动的个体往往会为自己获得相关专业人士支持,帮助其制定职业规划,追求事业以及预设的目标。研究表明这些积极主动的职业行为对提高个人的就业能力有帮助。积极主动的个性可以加强事业的影响以及就业适应性。一方面个性有助于促进职业适应性和个人成长。积极主动的人很可能以未来为导向,更加关注自己的事业,在工作中获得高度的自我满足感。另一方面在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人往往会采用目标管理策略而不是风险管理策略。例如,积极主动的个体会选择建设性的进一步提高就业能力,他们经常寻求有关职业及其要求,致力于技能发展,从而找到一份工作。此外,对于积极主动的员工更有可能建立和维持高质量的关系并加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3. 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措施

3.1 学校方面

3.1.1 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模式

地方应用型高校还没有完全建立实用性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对强化实践教学思想的认知。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要进行思想的转变,放弃以往的应试教育。其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要与大学生将要面对的社会实际相匹配,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针对相应的问题作出假设,或者尽可能模拟可能出现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同时,创新学校的教学模式,与当今时代的需求进行结合,全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3.1.2 打造实习基地,满足实践需要

对于地方本科大学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更加注重社会实践,在取得相应的理论后更要加强对理论的实际应用,才能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掌握,特别是一些对于实际操作水平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比如机械专业等,往往需要学生亲自到操作台上进行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了解相关的知识。而地方应用型学校往往没有自己的实习基地,相应的实习设备也不齐全,学校应该提高对实习基地建设的资源投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鼓励学校学生去实习基地实习,使校外实习基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1.3 开设对应专业,设置实用性课程

课堂的授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身为应用型高校的本科生,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必须要有助于其日后的工作,这样才能使他们对学习更加充满兴趣,与此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培养日后所需要的人才。开设的专业和课程必须对学生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只有这样,课堂效率才会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才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此外,高校在开设专业时要对社会所需人才类型有充分的把握,在这个环节中可以举办一些培训课程,使学生对企业的面试流程,以及可能要出 现的问题做到充分熟知。总之,开设对应专业,设置实用性课程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有极大地帮助,能够使大学生有目标的不断提高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2 学生方面

3.2.1 取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比较缺乏应用型人才。选拔应用型人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即个人的实践能力。在应用型高校,当分配学生实习地点时,学校往往会依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而安排学生的实习地点,然而,并不是学校安排的岗位就是最适合学生的岗位,少数情况下,学校安排实习岗位时并不能兼顾到所有人,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在这个岗位上好好工作,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这对于查找自身不足、提升个人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单纯地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述,往往难有质的飞跃,只有多进行实践活动,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可能有些地方实习的待遇不够完善,但相信岗位实习其对日后的成长肯定是有所帮助的,不管是学校的安排,还是自己选择的实习地点,学习和总结经验都是学生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让大学毕业生以后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

3.2.2 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地方本科高校的课程是学生详细了解文化知识的关键。所以,地方本科高校应在教学大纲中加入更多与文化知识相关的课程,并将其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让学生的文化课程更加丰富和新颖。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看,文化素质养成在本质上依然属于社会挑选人才的关键要素。要提高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视程度,地方本科高校需将育人当作主要任务,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素养。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素质的培养,产生全程育人、多角度育人和全员 育人的格局。现阶段,需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文明、 诚信、坚韧、关爱生命和热爱祖国等综合素质。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让大学生感受到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明确理想信念,培养科学态度。利用文化素质的培养,可以外化成大学生行为,培养大学生的信念与素质。同时,也应使校园环境更加和谐。科学使用校园环境,有助于对大学生个性展开培养,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地方本科高校的规章制度、校风、校园风景和学校精神等均会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期间,应使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充分发挥其个性魅力,让学生更具创造欲和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平时教学,同学生展开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4. 相关启示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稳步增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社会的普遍现象,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第一,根据资源节约理论和以前的经验发现,进一步探究了大学生职业社会支持对就业能力的影响。资源节约理论强调个人条件资源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成功就业的机会,即就业能力。同时,相应的测试结果验证了这种观点,即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他的就业能力就越强。

第二,该文分析发现职业适应性是介于职业社会支持与就业能力关系之间的重要因素,说明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利于高校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这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就业能力。因此,职业适应性可以作为连接职业社会支持和就业能力之间的“桥梁”。职业适应能力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的心理社会资产,通过提供不同方面的社会支持具体如:信息支持、建设支持、情感支持,以及财政支持等,得到充分利用。

第三,大学生积极主动的人格魅力更容易帮助其提高就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分析发现积极主动的人格增强了职业生涯的有益效果,以及就业适应性。这意味着大学生更高的积极性可能会对寻找就业机会和相关信息以及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极大的帮助,要主动抓住实际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以及具有相对稳定的职业适应能力。积极性人格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依赖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并且积极主动的水平有可能提高个人的职业生涯自信,让他们在事业上花更多的精力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其次,自我调节理论认为个体可以根据其行动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判断,积极主动的人更有可能调整自己的职业顾虑,并根据结果控制他们的职业行为,进而达到职业成功的效果。这些发现表明大学生应该提高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积极性,才能使其获得更高的就业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希望通过该次分析加深当代大学生对于自身职业选择的理解。进而通过良好的职业社会支持增加其大学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帮助其更好地就业。从个人的职业角度看,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性以及前瞻性人格和情境(职业社会支持)变量同时存在,所以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总体来说,职业社会支持能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适应性,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所以说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帮助地方大学毕业生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参考文献

[1]周归兰,吴玲. 新形势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2018,37(12):114-116.

[2]陈海璇,孙悦纯. 新形势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7(21):366-367.

[3]何敏静.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障碍研究与对策[J]. 教育现代化,2017(36):173-174,177.

[4]许一丁,张茜宇,甫运欣,等.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现状分析[J]. 新财经,2019(18):96-102.

[5]王辉刚. 人文素质教育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 智库时代,2018(13):107-108.

[6]江月. 新形势下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研究[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2(6):78-80.

[7]孙西超,高丽丽.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探索与实践——以B院校J教研室为例[J]. 教育进展,2020,10(6):6.

[8]刘小杰. 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升路径——评《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训读本》[J]. 教育与职业,2020 (24):113.

[9]郑翔予,李洪武. 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10):122-123.

[10]高晶晶. 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5):73-74.

[11]周归兰,吴玲. 新形势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2018,37 (12):108-110.

[12]朱海涛.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能力提升的探讨[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10):77- 78,8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