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C、PGC、OGC融合模式下网络育人内容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2022年11月29日       作者:张敏、陈奕宇、肖虎       点击:[]


网络育人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和吸引力的有效途径。招生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产出的网络育人产品发挥着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涯教育的积极作用。本案例以招生就业工作产出的网络育人内容为分析对象,着力探讨多元化内容、专业化内容、职业化内容融合的网络育人内容体系构建的创新模式。

一、项目主题和思路

知识生产已经成为大众广泛参与的生产过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高校网络育人内容呈现主体多元化发展。根据生产主体可以将内容生产模式氛围UGC(User-Generated Content)模式、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模式、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模式。UGC模式即用户生产内容,其生产主体为广大学生,具有零门槛、强互动、大流量、内容个性化、视角多元化、传播扁平化等特征。PGC模式即专业产生内容,其生产主体主要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其内容质量可控性强、品质较高。OGC模式即职业生产内容,其生产主体主要是来自专门从事网络育人内容生产的职业人员,对内容产出严格把控,其创作行为属于职责义务,是履行人事契约的体现。

招生就业工作处坚持紧扣学生需求,取长补短,协调三种网络育人内容生产模式,通过激励学生参与网络育人内容生产、组建学生团队提升学生自制网络育人内容品质、履行职责打造网络育人品牌,保障网络育人内容有效产出,实现“提升全球赢家的信心之选首页地址能源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引导学生践行学校‘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励志服务国家能源事业安全战略和经济社会建设”的目标。

基于UGC、PGC、OGC模式的网络育人内容生态

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鼓励学生参与网络育人内容创作

倡导学生参与的UGC模式,体现了学生与网络育人内容之间的关系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创造”的积极转变。为进一步学生运用网络新媒体表达爱校情怀,凝聚广大学生力量,通过网络平台展现全球赢家的信心之选首页地址发展成就和美好形象,提升全球赢家的信心之选首页地址能源大学形象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招生就业处联合多部门以“爱上西南石大”为主题,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知乎、百度贴吧等平台发起了视频、网文、摄影创作挑战赛活动,引导学生从学校事业发展成就、文明校园形象、学科专业建设、师生校友奋斗故事、良好育人环境等方面进行创作,以突出学校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一流能源大学和百年名校的良好态势,体现学校师生校友坚定理想信念、勇担使命、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敢于创新的良好精神风貌。2022年活动发起,学生产出内容共计317个,累计网络曝光量超1700万人次,获赞量超20万人次,活动成效显著。

抖音“爱上西南石大”话题播放量截图

(二)组建团队提升网络育人内容质量

基于PGC模式,组建网络育人内容运营团队,搭建网络育人阵地,完善运营机制,持续输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育人内容,将有效提高网络育人内容黏性,强化网络育人实效。招生就业处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内容建设三个方面,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网络育人内容运营学生团队。一是阵地建设。构建了“全球赢家的信心之选首页地址招生就业”微信公众号、“全球赢家的信心之选首页地址招生就业处”官方微博、“全球赢家的信心之选首页地址本科招生”抖音号、哔哩哔哩平台账号、头条号为一体网络育人阵地。仅微信公众平台“全球赢家的信心之选首页地址招生就业”关注用户便以超过11万人,2022年5月1日-7月29日阅读量便达到72万次。二是队伍建设。建立了“指导教师-总编(主任)-编辑(委员)三级”组织构架和“考核、评价、反馈”三级管理机制、“分散收集、集体讨论、集中编辑、审核发布”四级网络作品推送机制、“教师审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三级网络舆情监督管理体系、“菜鸟训练营+网课学习+以老带新”团体培训个体辅导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三是内容建设。坚持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挖掘石大故事,打造分享学生成长故事的《遇见石大》《新声》栏目、展示学校校园生活的《石大画报》栏目、展示学院风采的《学院名片》栏目、探索专业奥秘的《学长学姐说专业》栏目、启迪学生思想拓展学生视野的《石大视野》栏目等10余项精品栏目。

遇见石大、学长学姐说专业抖音合集播放量截图

(三)履行职责打造网络育人内容品牌

基于OGC模式,招生就业处作为招生就业工作网络育人平台的搭建者和主要从业者,不仅对内容要发挥协调和把关的作用,更应从自身职责角度出发,围绕招生就业工作网络育人进行内容生产及加工。招生就业处对外整合媒体资源,对内整合人力资源,策划制作了《能源自信·可燃冰》《能源自信·青春向前》《能源新生》宣传片、“院长带你看专业”系列视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探访”系列视频、“能源研究院探访”系列视频、“风景·运动·社团·科研·生活校园探访”系列视频等网络育人内容,并依托“社会媒体-教育官媒-行业平台-学校自媒”宣传矩阵进行了内容发布。其中,招生就业处自制《能源自信·可燃冰》荣获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微电影比赛二等奖,《能源新生》宣传片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播放量超30万。

《能源新生》抖音平台播放量超15万次

能源研究院探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探访系列视频


获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二等奖

主要成效与经验

(一)主要成效

1.丰富了网络育人内容。根据UGC、PGC、OGC三种内容生产模式的特点,基于UGC模式通过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参与网络育人内容生产,基于PGC模式组建网络育人内容运营学生团队提高网络育人内容品质,基于OGC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网络育人内容品牌,实现了网络育人内容的个性化、多元化、立体化发展,丰富了网络育人内容。

2.增强了网络育人实效。UGC、PGC、OGC三种内容生产模式的有效协调,取长补短,促进了不同媒介、不同形式、不同视角的网络育人内容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强互动、高品质、大流量的网络育人内容生态,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西南石大精神持续熏陶,励志服务国家能源事业发展。近年来,学校6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以川渝、新疆、陕西为主的西部地区就业创业,涌现出了全国基层就业典型人物等为代表的一批典型人物。

3.提升了能源大学形象的认可度。近年招生就业处策划制作的网络育人内容有效展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科专业、科研实力、校园文化等,仅2022年网络育人内容全网观看量累计已经超过2000万次,有效提升了学校能源大学形象的社会认可度,坚定了师生校友学校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大学和百年名校的信心。

(二)主要经验

1.坚持围绕立德树人开展网络育人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做好网络育人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坚守育人初心,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网络育人工作水平、增强网络育人实效。

2.坚持紧随时代发展创新网络育人模式。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学生信息获取的途径、习惯均在不断发生变化,构建多方参与、提高学生主体参与度的网络育人模式,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3.坚持紧扣学生需求打造网络育人内容。要坚持内容为王,从服务学生成长的效度出发,根据学生成长需求,精心策划制作网络育人内容。同时,要适度利用网络新媒体的特色优势,避免一味追求网络新媒体中学生喜好的新形式、新内容导致网络育人内容出现谬误纰漏。

四、改进方向与计划

下一步将完善工作机制,引导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辅导员、学生科研达人等参与网络育人内容制作,打造一批品质高、篇幅较短、易于传播、激发兴趣的知识化网络育人内容。持续开展“爱上西南石大”视频、网文、摄影挑战赛,策划开展“我的成长故事”“遇见正能量”等话题内容征集活动,动员更广泛的学生参与网络育人内容生产。

上一条:打造破圈层融媒体产品 构造育人新阵地——以梦溪新语网络文化工作室为例

关闭